“年轻的时候,你不去冒险,不去旅行,不去支教,整天刷着微博,逛着人人,上着淘宝,做着八十岁老太太都能做的事情,你要青春有什么用。”这是90后老员工侯忠磊最欣赏的一句话。像侯忠磊一样,通过践行自己的座右铭,越来越多的老员工开始走上慈善的道路。
青岛好友营 主打青春牌
“年轻人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我决定去支教。”侯忠磊,这位皮肤黝黑的bwin必赢体育在线大三男生,今年暑假在家仅呆了四天,就奔波三十几个小时到了贵州省罗甸县,开始了一段两个月的支教之旅。
在支教的罗甸县董王中心学校,一个叫伍国秀的小女孩深深地刺激了侯忠磊。“我在田间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,她背着一个大箩筐,有二三十斤重,后面跟着两个步履蹒跚的老人。”侯忠磊告诉记者,他后来才得知,伍国秀所在的村子要修路,要每户人家出一个劳力。“她爸爸死了,妈妈改嫁远走,爷爷、奶奶年纪又大了,只能她自己去修路,抽空再去学校上课。”
贵州支教的见闻,让侯忠磊的想法发生了很多变化。“之前没想那么多,只是觉得支教能增加一些阅历,但开始支教后发现,心中的责任感竟驱使着我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。”从贵州支教回来,侯忠磊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,他成了民间支教团体好友营青岛小组的一分子,继续关注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们。
侯忠磊所在的好友营支教团队,成立于2006年10月1日,是专注于长期支教的民间志愿组织,支教的对象主要是贫穷山区及内地“留守”的农村孩子,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民间支教团体。
好友营青岛小组的负责人叫崔校程,他也是一名在校老员工。现在好友营青岛小组已有11名固定义工,还有200多名志愿者。11名义工中,有4名是90后,3名在校老员工,年龄最小的大二女生葛娜今年只有19岁。好友营青岛小组成立后,已组织了13场义卖,总共募集到善款18745元。
物质的“荒漠” 精神的“天堂”
今年十一长假期间,崔校程等四名好友营青岛小组的志愿者长途跋涉54个小时,到达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芽租乡,走访了好友营在当地的两所支教小学。走访既是好友营对各支教点情况的调查,也是对支教学校的物资补给。
芽租乡热地集中华小学是好友营于2006年的时候介入的,当时只有一排平房和16个员工,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拥有3排教室、6个年级,共110名员工和7名老师。一个支教者走了,总有新的支教者接过接力棒。
到达集中华小学的当天,恰逢中秋节,天气却十分恶劣,学校断电。志愿者和老师们在学校汇合后,用手电筒照明,做了一顿简陋的晚饭。在唯一不漏雨的四年级教室里,这群为同一个目标从天南海北聚集来的人,围在课桌拼成的饭桌前,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中秋节。
早上起来,四名志愿者中最年长的张路遥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,从他身边飞奔而过的每一个孩子,都是赫然一个90度的鞠躬。“老师是这里最受尊重的职业,家长和孩子对支教老师都十分敬重。”张路遥说,很多孩子是彝族的,刚入校时根本不会说普通话,经过一两年的学习,现在普通话好得他都不敢相信,“大山深处和外面世界的鸿沟被我们一点点填平了。”
不过,让志愿者们感到意外的是,集中华小学很多孩子不吃午饭。“中午的时候,一人发一包牛奶和一根火腿肠,没有主食。有的孩子早上六点吃早饭,晚上五点回家才能吃到当天的第二顿饭,营养不良和胃病非常普遍。”侯忠磊去后山时,看到有些孩子中午会在这里点火烤玉米、洋芋充饥。看着这么小的孩子熟练地生火、翻烤,侯忠磊既欣慰又心酸。
好友营志愿者们要走了,小员工乔云峰和杨各拉着张路遥问“老师还会回来吗”,张路遥不想骗孩子们,但又不忍心伤孩子的心,只好模糊其词地说“可能会回来”。两个小朋友很高兴,一人画了一幅画送给他,上面写着“快去快回”。
寻找志同者 坚持走下去
好友营青岛小组的义工陆静告诉记者,他们致力于长期支教,因此会尽量避免孩子们在一个学期内频繁更换老师,一般要求支教老师至少能教一个学期。“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,教师不稳定对山里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。”陆静说,最适合支教的人选,主要是大三、大四实习或毕业生,以及退休教师和自由职业者等。
好友营会给支教老师买一份最高50万元的意外保险,每月350元伙食补助,支教结束会有交通及特别补助。好友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捐助、社会捐赠和募集义卖等。“如果没有办法去一线支教的话,欢迎加入我们成为二线义工。”陆静说,在二线做义工或志愿者,也是为山区的孩子作贡献。
“我会坚持在好友营做下去的,如果以后我去了别的城市工作,我会加入那个城市的好友营小组。如果那里没有好友营小组,我会去组建。”侯忠磊说自己做公益已经上瘾。
关于好友营青岛小组的未来,崔校程十分乐观:“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,虽然我现在负责这个团队,但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义工,即便将来我不在青岛了,青岛小组也会延续下去。”